塑料注塑加工制品后处理是指对注塑加工成型所得到的产品进行的进一步稳定其性能或提高其性能的工艺过程。通常包括去应力退火、调湿处理等。下面北京塑料制品厂谈下注塑加工制品应力退火、调湿处理的问题
1、退火处理由于塑料在料筒内塑化不均匀或在模腔内冷却速度不同,因此常会产生不均的结晶、定向和收缩,致使塑料注塑加工制品存有内应力,这在生产厚壁或带金属嵌件的塑料注塑加工制品时更为突出。存有内应力的制件在贮存和使用中常会发生力学性能下降,光学性能变坏,表面有银纹,甚至变形开裂。生产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制件进行退火处理.对于不同的材料,退火的本质不尽相同,但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使受迫冻结的分子链得到松弛,凝固的大分子链段转向无规位置,从而消除这一部分的内应力;其二是提高结晶度,稳定结晶结构,从而提高结晶塑料塑料注塑加工制品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降低断裂伸长率。
退火处理的方法是使塑料注塑加工制品在定温的加热液体介质(如热水、热的矿物油、甘油、乙二醇和液体石蜡等)或热空气循环烘箱中静置一段时间.处理的时间决定于塑料品种、加热介质的温度、塑料注塑加工制品的形状和模塑条件。凡所用塑料的分子链刚性较大、塑料注塑加工制品壁厚较大、带有金属嵌件、使用温度范围较宽、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和内应力较大又不易自消的制件均需进行退火处理。但是,对于聚甲醛和氛化聚醚塑料的制件,虽然它们存有内应力,可是由于分子链本身柔性较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内应力能缓慢自消,如果塑料注塑加工制品使用要求不严格时,不必进行退火处理。一般退火温度应控制在塑料注塑加工制品使用温度以上10——20V,或低于塑料的热变形温度10——20℃为宜。温度过高会使塑料注塑加工制品发生翘曲变形;温度过低又达不到目的。退火时间视塑料注塑加工制品厚度而定,以达到能消除塑料注塑加工制品内应力为宜。退火处理时间到达后,塑料注塑加工制品应缓慢冷却至室温。冷却太快,有可能重新引起内应力而前功尽弃。
2、调湿处理聚酞胺类塑料注塑件在高温下与空气接触时常会氧化变色。此外,在空气中使用或存放时又易吸收水分而膨胀,需要经过长时间后才能得到稳定的尺寸。因此,如果将刚脱模的塑料注塑加工制品放在热水中进行处理,不仅可隔绝空气进行防止氧化的退火,同时还可加快达到吸湿平衡,故称为调湿处理。适量的水分还能对聚酞胺起着类似增塑的作用,从而改善了制件的柔曲性和韧性,使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所提高。调湿处理的时间随聚酞胺的品种、塑料注塑加工制件形状、厚度及结晶度大小而异。